__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到「十四五」時期末,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的比例達到 30% 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 1/3,東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 35%。力爭到 2035 年,技能人才規模持續壯大、素質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數量、結構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相適應。
據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底,全國技能勞動者超過 2 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 6000 萬人,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超過 26%。據了解,日本高級技工占產業工人的 40%,德國則達 50%。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21 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刊文表示,「大力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建設」是直面中國職業教育體系「大而不強」的問題,他認為,中國職業教育與技能人才培養存在「兩離」與「兩低」現象。要實現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大幅增長,就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增加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等。
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張翔刊文表示,職業教育發展與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情況,日益面臨產業升級的壓力?!蛾P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則抓住了職業教育發展的痛點,一方面加大對公立職業教育體系的投入,推動現有優質公立職業學校的擴容,以及優質公立職業學校向高等??平逃耐卣?,另一方面鼓勵領先企業探索高級職業教育院校建設的新路徑。
01 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破解職業教育「大而不強」的問題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意見》指出,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以服務發展、穩定就業為導向,全面實施「技能中國行動」,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政策支持、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高技能人才工作體系,打造一支愛黨報國、敬業奉獻、技藝精湛、素質優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目前,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每年培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超過 1000 萬人。在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 70% 以上是職業院校的畢業生。中國職業學校開設專業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有力支撐了中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術技能保障。
而「大力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建設」則是直面中國職業教育體系「大而不強」的問題,旨在解決困惑職業教育發展、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職業教育與技能人才的地位和質量問題,提高中國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推進中國人才培養結構、質量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
中國雖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但是由于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定位是「分層教育」,職業教育由此成為比普通教育低一層次的教育。這直接影響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不管如何發展職業教育,其地位都比普通教育低。接受職業教育成為技能人才是無法接受普通教育成為學術人才退而求其次的無奈選擇。
當前,中國職業教育與技能人才培養存在「兩離」與「兩低」現象。所謂「兩離」,一是職業院?!钙x」職業教育定位,職業院校雖然名為「職業」,但是卻不以就業為導向,重視培養學生掌握技能。近年來,隨著高職以及專升本擴招,中國不少中職、高職院校,都出現以升學為導向辦學的傾向。也就是說,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并不等于是最大規模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二是職業院校畢業生「逃離」技能崗位。去年媒體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63.97% 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畢業后不會選擇進入工廠、工地、車間等一線基層崗位。
所謂「兩低」,一是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低」。從世界范圍看,職業教育的投入通常是普通教育的三倍,但中國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卻不如對普通教育的投入,這也是職業院校偏離職業教育定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沒有經費建設「雙師型」隊伍,購買先進設施設備組織學生進行實習實訓,既省錢又滿足學生升學需要的「普通化」是現實選擇。
二是技能人才的「收入低」。近日,前程無憂面向應屆/在校??粕l起調研,結果顯示,63.8% 的受訪??飘厴I生預期月薪在 5001~8000 元,但在已獲取錄用通知的畢業生中,只有 29.3% 的受訪??飘厴I生實際薪酬達到了這一區間,63.4% 的受訪??飘厴I生實際月薪在 5000 元以下。月薪過萬的受訪??飘厴I生更是寥寥無幾,不足百分之五。而前程無憂早前發布的《2021 中國重點大學畢業生需求和求職狀況報告》顯示,高學歷與高薪酬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重點大學(985/211、雙一流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們月薪預期多數在 8001~10000 元,實際獲得錄用通知的本科畢業生中 43.0% 的人薪酬達到這一水平,且絕大多數雇主提供給 2021 屆碩博畢業生月薪已經過萬元。這也就不難理解,職校畢業生大多認為從事技能崗位沒有前途,希望提高學歷來實現「人生逆襲」。
因此,要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就必須著力解決這「兩離」「兩低」問題,引導職業院校安于職業教育定位培養技能人才,引導技能人才樂于選擇技能崗位并成為高素質技能人才。今年 5 月 1 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實施,明確將職業教育定位為與普通教育平等的類型教育,職校學生與普通教育學生有平等的升學與就業、發展機會。
當然,切實落實《職業教育法》,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建設技能型社會,關鍵還要解決好以下兩方面問題:
一是扭轉各級政府發展教育存在的升學政績觀,以重視教育內涵與生態建設作為考核地方政府教育政績的新指標。具體而言,對于職業教育,要至少保障和普通教育一樣的投入水平,發展高質量職業教育,要以地方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情況,來評價地方教育發展生態。離開了投入保障談發展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只會是「紙上談兵」。
二是改革教育與人才評價體系,只要全社會還是「崇尚學歷,漠視技能」,中國就不可能建設為技能型社會,這不但會刺激學歷內卷,還會加速逃離技能。根據 2021 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 57.8%,中國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而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要求社會必須轉型為能力社會,不能再唯學歷、唯名校,否則必然會出現學歷高消費,人才培養結構、質量與社會需求脫節。因此,改革評價體系,破除唯學歷論,營造「淡化學歷,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也是時代的要求。
《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時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養體系更加完善、崗位使用更加合理、評價機制更加科學、激勵保障更加有力,技能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收入穩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的比例達到 30% 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 1/3,東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 35%。這抓住了提高技能人才吸引力的「牛鼻子」,不斷提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讓技能人才擁有廣闊的職業發展前景,拓寬人才的成才選擇,助力中國建成技能型社會。(21 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
02 適應產業升級進程,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推出了系列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舉措,致力于構建以行業企業為主體、職業學校為基礎、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包括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在技工院校中普遍推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形成「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等等。
眾所周知,當前社會公眾在中小學教育方面的普遍焦慮,主要是從高等教育(或職業教育)與就業市場的連接階段,不斷向少兒乃至幼童階段傳遞形成的。高等教育改革與職業教育改革是中小學教育的兩大基石。目前,高等教育投入大力量強,而相比之下職業教育投入小力量弱,這使得中考成為個體教育歷程中的主要「分水嶺」。
目前職業教育的兩大痛點問題是,職業教育發展與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情況,日益面臨產業升級的壓力。相對而言,經濟較為發達地區更容易發展優質的職業教育,更容易形成職業教育與當地經濟生態之間的互補和良性循環,但在職業教育方面的投入仍待加強,職業教育學校的容量與當地工人的龐大數量很不匹配;經濟欠發達地區,盡管學生有更為強烈的學習驅動力,但當地缺乏豐富的產業形態,職業教育離產業發展一線較遠,課堂學習較難跟上經濟一線的具體需求。這事實上形成了,經濟欠發達地區在職業教育方面對發達地區的「反向補貼」。同時,經過改革開放四十余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全面進入產業轉型升級的階段。粗放型的傳統產業的就業崗位逐漸減少,對知識水平有較高要求的產業轉型升級企業的崗位逐漸增加,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對于初中畢業之后接受職業教育的接受度上,仍存在較大的城鄉差別。在產業升級轉型全面展開的當下,日益龐大的經濟較為寬裕的家庭,對于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強烈需求。近年來,一些人士已有將高中階段納入義務教育的提議。這一提議目前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城鄉教育發展仍有差距,農村地區目前相對落差更大的領域是幼兒教育,相當部分農村家庭,對公立職業高中仍有較大需求。在城市化綜合水平有新的階段性提升之后,可以先把幼兒階段納入義務教育,再考慮高中階段的問題。但這一建議的主要關切是合理和正確的,即城市地區突破中考「瓶頸」,是進一步緩解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壓力的關鍵。
在我國不斷推動城鄉平衡發展的過程中,更切合實際的做法是各省市分別施策。部分省市可率先試驗,推出高中階段普及化(但不是義務教育化)的舉措,一方面不斷增加高中學位的供給,另一方面大力推動公立職業學校體系的質量提升和升級改造。
需要高度重視城市家庭對于高中教育的普遍需求,給予及時的積極回應。在職業教育體系的質量有明顯改善之前,大幅增加高中學位的數量,使社會需求與高中學位供給逐步達到相對平衡,改變中小學教育的社會競爭格局,有效降低城市家長對于孩子過早進入職業教育體系卻缺乏競爭力的焦慮,才能全面減輕升學壓力,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城市高中教育的增量發展,提供了改變中學教育省市內失衡狀況的新情境。應對郊區興辦高質量高中,給予更多政策激勵,使教育發展更加公平協調,避免「超級中學」過于集中在中心城區的現象,改變以往中心城區與郊區教育的失衡。
大型城市是經濟聚集區,對技術工人的需求量大,應投入更多公共資源,大力加強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使高質量的職業教育體系逐漸成為城市家庭可信任的升學選擇,有效引導城市家庭關注點的分流,并澤及長期居住家庭?!蛾P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抓住了職業教育發展的痛點,大型城市在落實上應發揮示范作用,一方面加大對公立職業教育體系的投入,推動現有優質公立職業學校的擴容,以及優質公立職業學校向高等??平逃耐卣?,另一方面鼓勵領先企業探索高級職業教育院校建設的新路徑。這兩類高質量職業學校的建設,都需要密切結合當地產業優勢,使職業教育發展更好地與當地經濟生態相結合。(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張翔)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多鯨”(ID:DJEDUINNO),侵刪